|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小英论坛 | 小英教具 | 小英书店 | 
最新公告:

  没有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小学英语教学网 >> 文章中心 >> 教师资源 >> 论文说课 >> 论文交流 >> 正文
专题栏目
更多内容
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更多内容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英语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者:skyblue 文章来源:泓清泉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7 8:57:43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竞争已经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程引发了一场教育的重组活动,其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教师是这场变革的核心人物。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其作用和身份的转变是变化的重心,每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角色,做出自己的回答。

当今基础教育的比重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同时基础教育又走在了这次课改的前沿。所以小学教师更应尽快更新观念,适应这场充满挑战又存在机遇的浪潮。面对小学英语教材不断改版的现象,新课改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将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到底该怎么改变?从那些方面改变?又该遵循什么原则?这是在教师心中萦绕许久的问题。

教育界对于教师在新时期的角色转型有很多说法,在我看来,大致可从两个角度阐述,即教师自身发展的角度和师生关系发展角度。

一、从教师自身发展角度出发

1.由权威型教师向非权威型教师转变  

传统的教师角色给人们留下的不外乎是威严、权威的教师形象,教师是课堂绝对的统治者,只要教师说的就是对的,教师的要求一定要做到。这种角色观是与新课程相抵触的,教学是对话与知识的建构活动,没有与学生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教师不该以知识的权威自居,毕竟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每天每时每分都有新的技术涌现,自由民主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特别是在课堂上,教师已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为课堂营造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和教师并称为教学的双主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要真诚地认识到自己是为学生服务的,既然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就必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现在小学英语教学采用的是牛津版教材,很多句型的操练都是多样性的,5A第六单元练习册中有一题要求把句子填写完整,本单元教授了打扫房间的词组,我向学生提供了这个答案,这时有学生提出质疑,能否说成清洗桌子(图片为一男孩在房间里擦桌子),我认识到这种说法完全可以,马上表扬了这个学生。因此,不要了因为学生否定了你的答案,面子上挂不住而批评他,这样只会扼杀孩子的积极性。

2.由知识的传授者向知识引导者转变   

新课程理念:“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被认为是知识传授者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将被师生互教互学所代替。教师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传授者了,教师应应该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是为了不教,现在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学校教育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是不可能了,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有些知识学生可能还比我们还懂,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条鱼吃,不如教给他钓鱼的方法,有人说,将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得学习的人。新课程理论认为,上学期间的"学习"不是单纯的为了分数而学习,甚至不是为了知识而学习,而是为了"学会学习"而学习。因此,新课程呼唤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按照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变学习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是学生学习乃至人生的引路人。记得一位名人讲过一句话:人生在世,莫过于遇到一位好的老师,特别是一位好的小学老师,因为他为我们的人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21世纪的学生需要的不是一位只能把英语说得很遛的小学老师,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指导能力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例如,就拿孩子学单词来说,教师只要教了孩子音标,或者他们跟着录音机,查阅单词表,自己就能学会,不是非得老师教了才会。那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和进行有效合理的自学指导。

在教学尽量做到:①作一个积极地旁观者。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而不直接参与,参与就意味着干涉。②时刻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运用各种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③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处理好课堂上"活"而"不乱"的关系。

3.由"教书匠"角色向科研型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书匠,有人曾把它定义为只教知识、技能,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为物质利益所驱使,拿多少钱干多少事。教学是一个爱的事业,是两个特殊人群进行的社会活动,它要求一方必须为此作出努力和牺牲。简单的将两者定义为商品买卖的关系,只能反映出师生的一种简单的紧张关系。另据调查表明:即使在新的教学观盛行的今天,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我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这表明: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 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一是一,二是二,成了知识的传声筒,成了按部就班的"教书匠"了,总把课本里的答案当圣旨,不容更改和质疑,更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须知,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它没有一尘不变的固定模式,它需要人们不断产生质疑,开动脑筋,用高超的教学手段去解决问题。通过与孩子的接触,我认识到:教学过程是个反复而长期的行为,此间我们要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触碰,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潜移默化的引导孩子,从心灵深处打动孩子让他们心服口服比强制性的教学要求更能取得效果。有句话说得好:只有

从孩子心底发出的声音才是真实的声音。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为了改变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在创设的情景下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互相研究、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并在教学实践中所得的经验在教研中交流、研讨,并获得共识。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说到底为的还是为发展建构良性的师生关系作准备,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育的终极目标”只在于对人整体发展的一种成全”,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核心理念)。

 

二、从师生关系发展的角度出发

1.  建立和谐的师生交往关系

新课程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得以建立和表征的最基本形式和途径便是交往,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对学生来说,交往便是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而对教师来说,交往便是分享与理解,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的上课不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提倡任何问题的解决都可通过对话的途径,那么能够对话的前提是什么?那便是建立和谐的交往关系。教师的威信并不是通过权威形象来确立,而是要使学生对你充满信任感,觉得你能倾听他们说话。尝试与他们平等交流,你会听到他们的心里话和想法,那么你的换位思考会更容易。这将对你的教学产生重大影响。

2.  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

咋一听这似乎是个天方夜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师与刚刚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如何成为学习上的伙伴。细想其实不然,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教师的知识贮备不见得比学生的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可以学到老师不知道的东西,教师之所以作为教师,主要是因为其阅历比较丰富,在专业知识上先走一步而已,教师也要不断的学习,甚至主动的向学生学习,才有可能走在前面。孩子现在很多方面的素质都是胜于我们的教师,他们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里,媒体、文化在他们周围出现的频率是从前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他们拥有比教师更为鲜活的思路,灵敏的头脑。而教师

拥有的是优异的学习方法,扎实的基本功,对事物的正确看法。两者如结成学习的伙伴,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有的教师害怕在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无知,以致失去权威感。试想:孩子是愿意要一个能把自己作为平等对象商讨学习的“伙伴”,还是要一个独断的知识传授者?

总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正视其中存在的机遇和挑战,将它作为调整教学行为的新起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充实完善自我,以人为本,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让学生“自由活动、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保障新《标准》的实施,推动素质教育与和谐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文章录入:skyblue    责任编辑:skyblue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小学英语教学网客服 小学英语教学网客服

    小学英语教学网 版权所有

    特别申明: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站长,我们会立即将其删除!